安徽庐江:植入“绿色基因”传统产业焕发低碳新生机
来源:米乐直播 发布时间:2025-04-23 17:35:20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庐江县传统制造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磁性材料与水泥制造企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领头羊”,用技术创新为产业植入“绿色基因”,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近日,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看到生产线上一派忙碌,一块块高性能磁芯正被精密加工,一箱箱成品件被机器人安放在指定地点……针对传统磁性材料生产能耗高、粉尘大的瓶颈,“龙磁科技”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引进高效节能设备、加强能源管理等措施,实现了产品“能效质”的飞跃,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引入行业领先的铁氧体粉体输送计量配料系统,搭配自主研发的‘15等级’的磁瓦原材料,同时依托质谱检测器在线检测、智能排产、无人搬运车及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实现车间生产智能化。”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介绍道,“技改后,不但减少了人员,而且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产品性能领跑行业,能耗降低10%。”
从厂房内到厂房外,随处可见“低碳”项目。阳光下,“龙磁科技”的厂房屋顶上太阳板闪耀着蓝色光芒。这里安装有3.7兆瓦的光伏阵列,累计发电超3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成本约240万元,通过“自发自用”模式,降低公司制作成本。
能耗降下来,性能提上来,小磁铁迈向大市场。作为直流电机的核心部件,“龙磁科技”的多项产品已加入博世、格力等全球产业链,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变频家电等行业所需的微特电机。2024年度年产值突破5.5亿元。
像“龙磁科技”一样,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厂房设计之初就融入绿色理念,引入先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单晶硅总安装面积6100多平方米。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打造出‘工业建筑+清洁能源’融合样板。”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陈泽洋介绍道,“年发电量达160多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900余吨,创造经济价值逾百万,让传统产业焕发盈利新活力。”
“借光生金”为企业绿色发展再添动能。行走在车间里,看不见粉尘、听不见噪声,只感觉到卧式窑体散发出的阵阵热浪。传统印象中“灰头土脸”的水泥厂,在这里彻底颠覆。慢慢的变成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面对水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要求,以创新驱动,持续优化指标,强化安全体系,以新促智,致力于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行业一体水泥生产线。工人们坐在中控室里就能操控一切,连抽样化验都是全程自动化:自动取样、自动检验测试、自动生成数据、自动调整配料参数。
“高效低碳水泥熟料煅烧技术和替代燃料的应用,让我们的熟料综合能耗远低于国家一级能耗标准,每吨熟料节煤10公斤,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更为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蹚出了一条新路。”陈泽洋语带自豪,“中温中尘低碳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应用,实现超低排放,每年减排氮氧化物300余吨。”
从“耗能大户”到“减碳先锋”,这些“绿色工厂”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转型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庐江县工信局推出“绿色工厂星级评定”机制,对达标企业给予技改补贴、税收优惠,并搭建产学研平台攻克共性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我县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企业4家,磁性材料、水泥等传统产业是重点领域。”庐江县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科科长方海燕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从深化节能管理与绿色技改、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协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角度着手,一同推动全县企业绿色转型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钱良好)
近年来,庐江县工信局推出“绿色工厂星级评定”机制,对达标企业给予技改补贴、税收优惠,并搭建产学研平台攻克共性技术难题。